684120519.jpg  

正忙著《星空》後製的林書宇一踏進中時「我的電影夢」座談會場,魏德聖便指著他說:「他現在和我上個月一樣憔悴。」對這個準備承接下一波國片市場棒子的年輕導演,表露出相惜之情。林書宇也透露,學生時代看了魏德聖早期作品《七月天》大為感動,想辦法約魏德聖出來聊天,還讓他在錄影帶上簽名,儼然像個小粉絲。電影人之間的相挺和互持,是他們度過困難和挫折的原因。

     「我只要看到好作品,就會想認識那些創作者,我們這些年輕導演也會給予彼此鼓勵和支持,一起站起來。」林書宇坦言,他們這一代導演雖然機會相對多,運氣比較好,但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起步仍是很重要的。他和《陽陽》導演鄭有傑便有著相互扶持的友情,「我們兩個各有專業,時常認為就算放棄電影也沒關係。但每當我想放棄時,他會勸我堅持,他想離開時,換我鼓勵他。」

     而電影團隊的合作精神,則是魏德聖投身電影的「迷湯」。魏德聖初入行時,對當時電影環境失望,直覺那是個不純真、不浪漫,無法讓人無怨無悔的工作,數度想放棄;直到二十六歲加入楊德昌導演的團隊,才體會到合力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和快樂。「那就像一支球隊共同打贏一場球賽般痛快,讓我真心喜歡上電影這一行。」魏德聖表示,即使當時已是台灣新電影尾端,美好時代將結束,但這種「共飲一杯水也不嫌髒」的團隊精神,讓他再也無法離開這一行。


     楊德昌因而成為影響魏德聖最深的人。當年總挨楊德昌的罵,如今也執起導演筒的魏德聖,已能理解屬於導演的焦慮不安,因而佩服楊德昌的堅持,「我時常將楊導拿出來比,心想如果他可以做到,為何我做不到,如果他能撐過,為何我不能撐過?」魏德聖直言楊德昌在他心中已是一個標竿。

     基於這份對楊德昌的感懷,讓魏德聖不惜「翻越墓園柵欄」也要到楊德昌墓園憑弔。「那年我到美國只有半天空閒可運用。我擔心造成家屬困擾,掙扎許久,仍決定自己到墓園看看楊導。」但因無家屬陪同,墓園管理者不告知楊德昌墓位,不諳英文的魏德聖只好逐一確認拼音,但仍遍尋不著,直到看到另一個鎖著的墓園,跳過柵欄後終於發現楊德昌的墓。

     「好不容易找到,但我卻不知道該和楊導說什麼,只在他墓前安靜坐著,離開前,隨手拾起墓前的一片葉子走。」魏德聖說起這個故事時,直說這很不好意思,但也顯露了他的真性情。

2011/09/22|中國時報|【黃奕瀠/台北報導】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3226/112011092200016.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arrynigh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