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晚報╱聞天祥】

每個青少年都像一具壓力鍋,看不太透裡邊裝了什麼東西。微微不斷、循環重複的聲響,神秘極了地吸引你對結果的想像。然而一旦爆炸,就無可收拾。在幾米的繪本裡,他們的爆怒,有如一頭恐龍、巨獸。但看過幾米的繪本,讓我更喜歡林書宇導演的「星空」。

我的意思不是後者青出於藍!而是林書宇一邊延展繪本對電影而言過於單薄的情節卻又不太露痕跡,讓你誤以為這些本來就是原著的構想。於是,面臨父母感情破 裂、又擔憂爺爺住院的小美(徐嬌),孤獨走在路上,身後出現了爺爺來不及為她刻好、缺了一條腿的大象陪伴;或是她和孤僻的轉學生小傑(林暉閔)兩小無猜, 兩人為教室布置做的摺紙動物們化為一起約會的同伴;以致於相約離家出走,所乘的火車御風而馳的場面……;都非直接襲自原著,卻妥貼地在內在精神與視覺風格 上,貼近原著,打動觀眾。

 

也許對某些人來講,「星空」的情節沒啥特別,不過是青少年怎麼面對家庭、校園、初戀等等成長的課題。而影片大部分時間也不特別輕快或煽情,但這不太討好所 有觀眾的作法,反而讓青少年的壓力鍋狀態(徐嬌的喜怒不形於色、林暉閩把秘密全藏在眼睛裡)更可信。他們也許在出手打人的那一刻爆發,也可能到文具店當扒 手想故意被抓,但除去這些行為表面的對錯,誰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林書宇確實用特效畫面抒發了這股在真實演出中被壓抑住的力量。不過最特別的,還是「拼圖」。

在電影版裡,他設計了拼圖這個極為重要的意象。在記憶裡,這是一家和樂融融時最愛從事的休閒。而少了一片的星空拼圖,也和缺腳的大象玩偶,一致地帶出女孩面臨的不完整與崩毀。果然,所愛的人都在她的惡夢裡變成潰散掉的拼圖。

如果這是成長必須面對的真相或代價,換個角度看,原本不被重視的一小角,卻也變得彌足珍貴。它可以是生命裡一段陪伴你度過的人事物,失去了不代表不曾存在,於是原有的感傷也能化為安慰的微笑。這也是為什麼影片最後,後作力突然急升的原因吧!

表面上,林書宇在備受好評的處女作「九降風」三年後推出的「星空」意圖走向大眾,但不時還會跑出一些吊人胃口的文青趣味,例如徐嬌和劉若英在西餐廳跳的那 段舞蹈,應是向高達的「不法之徒」(Bande? part,1964)致敬的手筆,也帶出劉若英一角對法國的認同及現況的不樂。然而林書宇對青少年的同情,對成長的焦躁憤怒、從不解到接納的理解,並未變質;對我而言,這比「星空」做出了華語電影極少數形神兼備的特效場面,更不容易。

來源: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6699897.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arrynightmovie 的頭像
    starrynightmovie

    《星空》電影官方部落格 11/4點亮美麗星空

    starrynigh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